在中国文学的天空中,李清照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,被誉为“千古第一才女”、“词国皇后”。她的一生,既有“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”的娇羞俏皮,也有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的凛然风骨。
今天,让我们透过她最著名的二十篇著作,走进这位传奇才女的内心世界,感受她那跨越千年的文学魅力。
一、闺阁少女的灵动诗篇
1.《如梦令·常记溪亭日暮》
原文: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赏析:这首小令是李清照少年时代的作品,展现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活。词中“常记”二字点出是追忆之作,“沉醉”既指酒醉,也指景色令人陶醉。“误入藕花深处”衔接自然,而“争渡,争渡”的重叠使用,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急于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。整首词不加雕饰,富有自然之美,展现了一幅活泼生动的郊游图景。
2.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
原文: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赏析:此词是李清照词作中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,“天下称之”。词人通过宿醉醒后询问花事的简单对话,委婉地表达了惜花伤春之情。“绿肥红瘦” 一语新颖清丽,用颜色代指花叶,既形象又含蓄,寥寥四字,尽显词人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。
3.《点绛唇·蹴罢秋千》
原文:
蹴罢秋千,起来慵整纤纤手。
露浓花瘦,薄汗轻衣透。
见客入来,袜刬金钗溜。
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。
赏析:这首词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。上片写少女荡完秋千后的娇慵姿态,下片写客人来时匆忙避讳的羞涩神情。“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” 这一连串动作,将少女又想见心上人、又羞于见面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。这首词被后人视为李清照与赵明诚初遇时的生动写照。
二、琴瑟和鸣的相思恋曲
4.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
原文:
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
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词的代表作,抒发了与丈夫赵明诚别后的思念之情。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 三句,源自范仲淹“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回避”,但李清照点化前人语句,以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对应写出相思之情无法排遣、挥之不去的状态,艺术上更胜一筹。全词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,无一句直言情爱,却句句饱含深情。
5.《醉花阴·薄雾浓云愁永昼》
原文:
薄雾浓云愁永昼,瑞脑销金兽。
佳节又重阳,玉枕纱厨,半夜凉初透。
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。
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重阳节怀念丈夫所作。通篇围绕一个“愁”字展开,通过白昼的愁闷、夜晚的孤寂,委婉地表达出彻骨的相思。结尾 “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 三句,以人比黄花,既见出清高淡雅的品格,又见出憔悴忧伤的相思,创意极美,成为千古名句。
6.《丑奴儿·晚来一阵风兼雨》
原文:
晚来一阵风兼雨,洗尽炎光。理罢笙簧,却对菱花淡淡妆。
绛绡缕薄冰肌莹,雪腻酥香。笑语檀郎:今夜纱厨枕簟凉。
赏析:这首词大胆直白地描写了夫妻间的闺房之乐,展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琴瑟和鸣的幸福生活。词中“绛绡缕薄冰肌莹,雪腻酥香”的描绘和“今夜纱厨枕簟凉”的邀约,表现了李清照对爱情的真挚追求,这在宋代礼教森严的社会背景下极为难得,也展现了她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。
7.《减字木兰花·卖花担上》
原文:
卖花担上,买得一枝春欲放。
泪染轻匀,犹带彤霞晓露痕。
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
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
赏析:这首词以活泼的语言描绘了新妇的娇憨之态。词人买花不是为了观赏,而是为了与花儿争艳,“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” 一句,将新妇在丈夫面前的不自信和撒娇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。最后她故意将花斜插鬓边,非要丈夫品评花美还是人美,更是将女子的娇嗔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三、家国情怀的豪放悲歌
8.《夏日绝句》
原文: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
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赏析: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字,却展现了李清照与婉约词风截然不同的豪放气概。诗中通过歌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,讽刺了南宋朝廷在金兵入侵时的软弱无能。全诗字字千钧,力透纸背,闪耀着崇高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,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 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。
9.《渔家傲·天接云涛连晓雾》
原文:
天接云涛连晓雾,星河欲转千帆舞。
仿佛梦魂归帝所。闻天语,殷勤问我归何处。
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
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!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词作中少有的豪放风格作品。词人通过记梦的方式,展示了一个奇幻瑰丽的境界。“九万里风鹏正举” 一句,气势磅礴,展现了词人欲挣脱现实束缚、追求自由理想的豪情。全词想象丰富,意境开阔,不同于李清照一贯的婉约风格,在宋词中别具一格。
10.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原文: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。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代表作,抒发了国破家亡、颠沛流离的苦痛。开篇 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 七组叠字,如泣如诉,层层递进,将词人内心的空虚、孤寂、凄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词通过淡酒、急风、过雁、黄花、梧桐、细雨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悲凉哀婉的意境,结尾“怎一个愁字了得”更是将这种悲苦之情推向高潮。
四、流离生活中的哀婉词音
11.《武陵春·风住尘香花已尽》
原文: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
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
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乱金华时所作。上片“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”直抒胸臆,表达了她经历国破家亡、丈夫去世、文物散失后的巨大痛苦。下片通过“也拟泛轻舟”的念头和 “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” 的担忧,将抽象的愁绪化为有重量的实体,创意新颖,意境深远。
12.《清平乐·年年雪里》
原文:
年年雪里,常插梅花醉。
挼尽梅花无好意,赢得满衣清泪。
今年海角天涯,萧萧两鬓生华。
看取晚来风势,故应难看梅花。
赏析:这首词通过不同时期赏梅的感受,抒发了词人人生境遇的变化。上片回忆早年赏梅的欢乐,下片写如今飘零天涯、两鬓斑白的悲苦。结句“看取晚来风势,故应难看梅花”,既实指风大难以赏梅,又暗喻国势危急、个人命运多舛,语意双关,含蓄深沉。
13.《南歌子·天上星河转》
原文:
天上星河转,人间帘幕垂。
凉生枕簟泪痕滋。起解罗衣聊问、夜何其?
翠贴莲蓬小,金销藕叶稀。
旧时天气旧时衣,只有情怀不似、旧家时!
赏析:这首词通过描写夜不能寐的情景,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。词人看着星河转动,感受枕簟生凉,泪痕滋蔓,彻夜难眠。最后直抒胸臆:“旧时天气旧时衣,只有情怀不似、旧家时”,天气依旧,衣服依旧,唯一改变的是人的情怀。语言平淡而情感深沉,展现了李清照晚年孤寂悲凉的心境。
五、咏史怀古的深沉之作
14.《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》(节选)
《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》
其一
五十年功如电扫,华清花柳咸阳草。
五坊供奉斗鸡儿,酒肉堆中不知老。
胡兵忽自天上来,逆胡亦是奸雄才。
勤政楼前走胡马,珠翠踏尽香尘埃。
何为出战辄披靡,传置荔枝多马死。
尧功舜德本如天,安用区区纪文字。
著碑铭德真陋哉,乃令神鬼磨山崖。
子仪光弼不自猜,天心悔祸人心开。
夏商有鉴当深戒,简策汗青今具在。
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,虽生已被姚崇卖。
其二
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,中兴碑上今生草。
不知负国有奸雄,但说成功尊国老。
谁令妃子夭上来,虢、秦、韩国皆天才。
花桑羯鼓玉方响,春风不敢生尘埃。
姓名谁复知安史,健儿猛将安眠死。
去天尺五抱瓮峰,峰头凿出开元字。
时移势去真可哀,奸人心丑深如崖。
西蜀万里尚能反,南内一闭何时开。
可怜孝德如天大,反使将军称好在。
呜呼,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,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。
赏析:这两首诗是李清照和张文潜《读中兴颂碑》而作,展现了李清照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和不凡的历史见解。诗中她分析了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,批判了唐玄宗的昏庸误国,“何为出战辄披靡,传置荔枝多马死” 一针见血地指出唐玄宗沉溺享乐导致军事衰败的原因。这两首诗气势恢宏,见解深刻,完全不似闺阁女子手笔。
15.《咏史》
原文:
两汉本继绍,新室如赘疣。
所以嵇中散,至死薄殷周。
赏析:这首咏史诗借古讽今,通过对王莽篡汉建立的新朝的评价,表达了李清照对当时伪齐、伪楚政权的蔑视。诗中她赞扬嵇康至死都不愿与篡魏的司马氏合作的气节,暗讽那些在金人扶植的伪政权中任职的官员。全诗仅二十字,却展现了李清照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民族气节。
六、其他经典词作
16.《蝶恋花·泪湿罗衣脂粉满》
原文:
泪湿罗衣脂粉满,四叠阳关,唱到千千遍。
人道山长山又断,萧萧微雨闻孤馆。
惜别伤离方寸乱,忘了临行,酒盏深和浅。
好把音书凭过雁,东莱不似蓬莱远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在赴莱州途中寄宿昌乐馆站时写给姊妹们的作品,抒发了与姊妹分离的悲痛之情。开篇“泪湿罗衣脂粉满”极写离别之悲,“山长山又断”暗喻姊妹相隔遥远。全词感情真挚,语言率直,在抒写别情的同时,也流露出词人孤身漂泊的悲凉。
17.《孤雁儿·藤床纸帐朝眠起》
原文:
藤床纸帐朝眠起,说不尽、无佳思。
沈香断续玉炉寒,伴我情怀如水。
笛声三弄,梅心惊破,多少游春意。
小风疏雨萧萧地,又催下、千行泪。
吹箫人去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?
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。
赏析:这首词明为咏梅,实为悼念亡夫赵明诚。词前小序写明:“世人作梅词,下笔便俗。予试作一篇,乃知前言不妄耳。”词中 “吹箫人去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” 直抒丈夫去世后的孤寂凄凉,结尾“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”化用陆凯赠范晔诗,表达了阴阳永隔的悲痛。全词将咏梅与悼亡融为一体,感人至深。
18.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》
原文:
芳草池塘,绿阴庭院,晚晴寒透窗纱。
玉钩金锁,管是客来唦。
寂寞尊前席上,春幡畔、惟添些酒。
微雨过,何处不催花。
昔成赊。回忆昔日,赢得鬓边华。
如今也不,不成怀抱,恰如斗酒。
及至如今,未曾有、一曲调笙歌。
飘零妇,憔悴损,不堪重记,旧时家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作品,通过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,与如今飘零憔悴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,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。全词语言朴实而感情深沉,“飘零妇,憔悴损,不堪重记,旧时家” 一句,道尽了多少国破家亡、流离失所之人的共同心声。
19.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》
原文:
寒日萧萧上琐窗,梧桐应恨夜来霜。
酒阑更喜团茶苦,梦断偏宜瑞脑香。
秋已尽,日犹长,仲宣怀远更凄凉。
不如随分尊前醉,莫负东篱菊蕊黄。
赏析:这首词通过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,抒发了词人思乡怀远之情。词中以王粲(仲宣)自比,表达羁旅漂泊的凄凉。结尾“不如随分尊前醉,莫负东篱菊蕊黄”看似洒脱,实则隐含了词人无法排遣的苦闷和无奈,是一种以醉解愁的自我安慰。
20.《临江仙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
原文:
庭院深深深几许?云窗雾阁常扃。
柳梢梅萼渐分明。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康城。
感月吟风多少事,如今老去无成。
谁怜憔悴更凋零。试灯无意思,踏雪没心情。
赏析: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所作,开篇借用欧阳修《蝶恋花》名句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,但情感更为沉痛。词人通过今昔对比,抒发了国破家亡、漂泊流离的悲痛。“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康城”一联,对仗工整,寓意深远,暗示春天依旧归来,而人却在异乡老去。全词情感低沉哀婉,展现了李清照晚年的心境。




















